周期90天
产品名称ISO14001认证
产品单价8000
产品规格12*24
产品参数12
本公司只提供咨询服务!
科技**未来,服务创造价值,山东凯文专注于商标,**,版权,认证,高企,双软,无形资产评估,为10万家客户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秉承务实、创新、感恩、共赢的经营理念,诚心诚信、同心**的服务宗旨,致力于企业知识产权平台式、一站式、保姆式的长久规划,朝气蓬勃的我们愿与海内外客户共同携手,共铸辉煌,共护知识产权的一片蓝天!
ISO14001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关键原则:
一、经充分协商,ISO/TC207对制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系列标准规定了七条关键的原则:
1、ISO14001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系列标准应具有真实性和非欺骗性
2、产品和服务和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和信息应意义准确,并且是可检验的;
3、评价、试验方法不能采用非标准方法,而必须采用ISO标准、地区标准、国家标准或其他技术上能保证再现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4、应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但不应损害机密的商业信息;
5、非歧视性;
6、能进行特殊的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教育培训
7、应不产生贸易壁垒,保证国内、国外的一致性。
2015版ISO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可转换全流程
二、实施转换计划
按计划实施各项活动。
认证机构依据转换计划开展的各项活动(包括可能对转换计划调整后确定的活动)应足以确保认证机构具备能力并按照新版标准要求实施认证。
三、申请认可转换
在转换计划充分,已完成的转换工作可以保证有能力依据新标准开展认证后,机构需准备如下材料申请认可转换: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5认证标准换版的认可转换申请与评价表;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15认证标准换版的认可转换申请与评价表;
认证机构对认证标准换版的转换计划(可以是一个或一组对转换工作的策划);
通过标准修订的差异分析,确定标准修订对认证机构运行过程和能力需求的影响分析;
对各类认证职能人员的培训和评价计划;
对现有客户认证转换的工作安排、对新认证客户实施认证的工作安排、在过渡期内保持或新颁发旧版认证证书的安排,以及过渡期内相应认证文件中认可标识使用的安排;
向现有客户或潜在客户说明转换期内认证机构相关政策和安排的通知或沟通记录;
针对认证标准转换,认证机构自身的文件修订调整情况;
已完成培训评价活动的证明材料,及经评价认证职能人员的能力证明材料;
根据具体评审需要,其他必要的补充材料。
TIPS:
1、以上材料需同时提供纸件和电子版;
2、CNAS接受认证机构提出的专项认可转换申请,也接受认证机构结合例行办公室评审一并进行认可转换的申请。
四、接受转换评审在转换评审过程中可能需要认证机构补充提交评审资料,认可转换评审将产生“转换评审通过”或“转换评审不予通过”的结论。
TIPS:
1、对转换评审通过的认证机构,CNAS将换发对应的认可证书附件;
2、对转换评审不予通过的认证机构,可以在自身调整或补充完成相关转换工作后重新申请转换;
3、对申请结合例行办公室评审一并实施转换的认证机构,CNAS将在同时完成认证机构例行评审和转换评审的结论后换发认可证书附件。

ISO14001认证建立与实施
阶段,建立并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阶段。
这一阶段,组织应建立并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从形式上符合ISO14001标准的要求。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遵循自愿原则,由组织管理者决策是否建立和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如果组织决定建立体系,具体应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做好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由管理者书面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管理者应授权建立相应的机构,并给予人力和财物方面的支持,以保证体系建立和运行的需要。
*二,要做好初始环境评审。这项工作是对组织的环境管理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风险,以确定控制方法和将来的改进方向。一般来说,要做初始环境评审,先应组建由从事环保、生产、技术、设备等各方面的人员组成工作组。工作组要完成法律法规的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现有环境管理制度和ISO14001标准差距的评价,并形成初始环境评审报告。
*三,要完成环境管理体系策划工作。所谓的环境管理体系策划,就是根据初始环境评审的结果和组织的经济技术实力,制定环境方针;确定环境管理体系构架;确定组织机构与职责;制定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确定哪些环境活动需要制定运行控制程序。
*四,编制体系文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需编制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五,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完成,正式颁布,就标志着环境管理体系已经建立并投入运行。
在体系运行期间,为审查组织的环境管理活动是否已按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为确定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组织应组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贯穿这些工作始终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全员培训。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强调全员参与。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赖于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任何一个员工都不可能游离于体系之外,为使他们都能理解并以实际行动支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组织必须进行充分的培训,内容从ISO14001标准,到环境方针,到适用法律法规,到个人职责,到重要环境因素,到体系文件,到作业指导书,到运行记录……
如果组织在建立和实施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可以向环境管理体系咨询机构寻求帮助。按照我国规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咨询机构必须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司注册备案。
*二阶段,认证取证阶段。
经过内审和管理评审,组织如果确认其环境管理体系基本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对组织适用性较好,且运行充分、有效,可向已获得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会认可有认证资格的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并签定认证合同,进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阶段。
认证审核是认证机构受组织委托,以第三方身份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符合性和运行、保持的有效性进行审核验证,并确定是否向组织发放认证证书的过程。
为接受认证机构的认证审核,组织应做好充分准备,保持体系有效运行。认证机构会派出审核组,审核组将对组织实施认证审核。认证审核包括阶段审核和*二阶段现场审核。在组织完成*二阶段现场审核开具的不符合纠正并经过审核组验证关闭后,机构经过认证评定,将确定是否批准组织的认证注册和颁发认证证书。
认证证书有效期三年,三年内,组织要多次接受机构的监督审核;三年后,组织要申请复审,重新注册获得证书,此过程同次认证取证。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步骤和资料:
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项目推行计划
2、任命项目负责人(或环境管理者代表)
3、确定环境管理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责
4、成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推行小组
5、各部门运作流程图及工序流程图
6、绘制厂房平面图布置图
7、绘制消防器材配置图和紧急逃生图
8、绘制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工业废气排放管网图
9、环境体系标准培训,环境因素识别培训
10、各部门依工序/流程图识别其环境因素
11、确定公司重要环境因素
12、向化学品供货商收集物资安全资料表(MSDS)
13、环保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的收集整理
14、评估环保法规及其它要求与环境因素的适用性
15、确定环境方针
16、环境方针对外(相关方)宣传
17、环境方针对内(各部门员工)宣传
18、与供货商/回收商/工程合同方等相关方签订环境协议
19、编写环境手册
20、编写环境程序文件
21、编写各部门相关运行控制指引文件
22、编写环境记录表格
23、环境体系文件的发布和运行
24、学习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内容
25、统计近半年的用水、电、纸等资源能源消耗(为后续制定环境目标指标提供资料)
26、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制定
27、策划环境监测并联系监测单位
28、实施环境监测(废水/废气/厂界噪音)
29、垃圾分类方法培训与实施
30、内部危险废弃物交接记录
31、消防演习方案策划与实施;
32、消防设施的管理;
33、化学品泄漏演习方案策划与实施(不使用危化品的企业不必进行)
34、除火灾应急以外的其它必要应急措施的制定
35、化学品仓的管理
36、收集特殊岗位人员文件(如电工、焊工、电梯操作工、锅炉操作工、吊车操作工等)
37、水、电、纸、原材料、油等资源能源的消耗管理
38、市场部识别和收集客户环保要求(如RoHS,REACH等)
39、采购部对供货商施加环境影响(如签订环保协议或要求提供必要的环保检测报告)
40、环境体系实施与运行证据收集
41、关键法规性文件的收集: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表)和批复;环保设施验收报告
42、近一年的环保守法证明(小污染企业可不提供)
43、收集消防设施验收合格意见书
44、收集排污许可证(尤其是排放工业废水企业需要)
45、剧毒物品使用许可证(个别使用剧毒物品企业才需要)
46、防雷设施检验合格证
47、危废回收商的证明文件(如:危废经营许可证、危废道路运输许可证等)
48、公司与危废处理商签订的处理协议/合同
49、危废处理证据:危废处理转移联单
50、ISO14001内审员培训
51、ISO14001内部审核和检查记录
52、内审不符合的整改资料
53、管理评审和整改资料
54、迎审注意事项培训
55、认证公司阶段审核(预审)
56、阶段审核不符合整改
57、认证公司*二阶段审核(正审)
58、*二阶段审核不符合整改
59、企业获取认证证书
60、体系后续运行维护资料

一、ISO14001认证,系统的环境管理方法
1、帮助企业主动的识别各种实际或潜在的环境的风险;
2、科学的评估该风险的高低和确定控制的**级别;
3、系统采取措施对该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管理;
4、持续的改进过程的环境管理的绩效;
5、降低相关的环境的风险;
满足组织或相关方对环境的期望和要求。
二、ISO14001:2004标准对客户有哪些意义
导入EMS,对企业有以下的意义:
1. 满足直接客户/间接客户的业务评估要求,提升客户信心;
2. 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突破贸易壁垒;
3. 作为自身内部管理的手段,提高环境管理的绩效, 减少废气/废水/噪音/危险废弃物的 排放, 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 通过实施EMS,可以持续满足企业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要求,或降低违法的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环保的社会形象,赢得客户//工业区/员工的青睐和认可。
三、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更新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应是动态的,当组织的流动、产品或服务发生变化,所对应的项目有变更时,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进行修正,使之与该项目相适应,保证持续有效。制定的目标指标要公道,符合组织的实际需求;管理方案要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组织在完成方案的同时就可进步整体的环境效果。目标完成后重新制定中短期的指标,确定一套新的方案,对未能实现的目标指标和管理纺按应该查找原因,并不断地进行改进。
四、应急预备和响应程序的更新
组织在演练或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评审和修订应急预备和响应措施,寻找差距所在,寻求机会,实现更进一步的改进。在完成演练预案或事故发生后,总能发现应急预备和响应程序上的不足和措施预备上欠缺的地方。不断地更新程序,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为将来运行体系打下良好充分的基础,体系的实施也就有了可靠、有力的**。
五、实施内审与管理评审
实施有效的内审与管理评审,目的是为了检查体系的有效性、相宜性和充分性。通过体系的自我发现,可以衡量组织是否按要求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体系是否按计划要求运行实施,是否实现了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轨制,缺乏一个由管理者对遵遵法律法规、持续改进、预防污染承诺的环境方针,缺乏企业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由企业管理者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认证机构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的过程。实施有效的内审和管理评审,总结成绩和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向,从而深入进行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使体系始终布满气愤但愿和活力。
六、对核心要素实施情况的评价
组织在运行体系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各项核心要素的功能,进步环境管理水平,包括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不断深化、组织机构与职责的不断完善、培训内容的不断深化与扩展、运行控制与应急响应程序的不断完善、加强体系运行的监视检查、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不断强化等。
山东凯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位于济南,交通十分方便,欢迎四方朋友上门共谈合作。公司各级组织和员工持续学习,依靠自身的勤劳和智慧,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我们的主营产品有:商标、**、高企、双软认证、三体系认证、知识产权贯标、一企一技术、版权登记等等业务,我们将一如既往的以的质量,的服务,实惠的价格期盼与你合作。我们企业的产品在业内有一定的**度,欢迎选购。
http://kaiwen2017.cn.b2b168.com